本人工程行业浸泡十余年,行业的潜规则,可谓五花八门,戏说如下:
1、工程合同只有对簿公堂时才起作用,拖欠工程款是常态!偶2012年做过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5年才完成结算,结算前付款比例只到合同款的75%,过程中的变更洽商款一分未付!本来就没有利润,还垫资这么久!结算不确认,起诉都没有依据,难怪国务院出台政策保证农民工工资和结算周期不多于1年!2、内卷严重、低于成本价投标才有可能中标!市场竞争太激烈,僧多粥少,跳水价才能承接到项目。尽管甲方说了要把各项费用考虑齐全,并明确告知投标价格低于市场价,投标单位也只能“牙齿碎了往肚子里咽”,口号仍旧喊得很响,“完全考虑到位,大家用现金施工工艺降低成本”。以前参与投标项目,成本价1.19亿,投标报价最低的9000万,最高的1.11亿,全都低于成本价,最低价低于成本价20多个百分点,最终也是最低价中标,甚是恐怖!可想进场之后,施工组织工作又多艰难!3、建委备案的项目经理,不是真正的项目经理!今年在做一个40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新到工地看了五牌一图,明确标明了项目经理,也就是建委备案的项目经理,后来参加监理例会,发现项目经理却不同,是另一个人,比较惊讶的是,建委备案的项目经理也在项目上,不过只是负责项目技术的工程师!4、开发商越发成熟,招的都是有施工经验的人才,内卷非常严重!施工单位出身的甲方工程师,有跟多手段收拾作为乙方的施工单位!5、标书中的项目团队成员和实际履约的项目团队成员不同!6、招投标只是走形式,大部分项目都是内定的,如果没有内定,那肯定是第2条的情形!7、承包商中标前承诺的像花一样,公司会给项目技术支持、人力支持、资金支持、物料支持……,中标进场后的表现像?一样!项目技术需要甲方支持、人力需要甲方支持、资金需要甲方支持、物料需要甲方支持……8、施工单位的休假制度都是摆设,年假很少休的!有个同学,曾经在在贵州的一个项目,两个春节都留守项目了,没能回家,[晕][晕][晕]9、挂靠现象屡禁不止,大单位的名头下,可能就是一个劳务班组在组织施工。小单位的挂靠费比较低,大单位的挂号费都比较高,像央企,范围在5到10个点。10、部分项目验收只是走形式!甚至消防验收都走形式!11、低价中标进场,高价索赔结算!偶2013年做的那个项目,当时中标价8890万,最终的结算价1.29亿,变更洽商增加了4000余万,利润也很高,给公司整了不少钱,项目团队分了400多万!飞驰互点怎么样,怎么提取淘宝页面背景音乐,jtag灯不亮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