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系统架构中,缓存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因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请求的并发量可能会非常高,但是关系型数据库对于高并发的处理能力并不是非常强,而缓存由于是在内存中处理,并不需要磁盘的IO,所以非常适合于高并发的处理,也就成为了各个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不过,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其中一个就是如何保证数据库和缓存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由于数据库的操作和缓存的操作不可能在一个事务中,也就势必会出现数据库写入失败,缓存不能更新,缓存写入失败的补偿机制。具体大家应该怎么做呢?
大家先看一个最常见的读缓存的例子在读取缓存的方式中,上图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了。读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写入缓存的方式,就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重中之重了。
这里大家不考虑定时刷新缓存的方式,也就是下面这类方式:
写入数据库和写入缓存是独立的,写入数据库操作后,需要等待定时服务执行,执行完成后缓存数据才会刷新。
这种方式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时间较长,数据刷新时,不管有没有改变的数据,都会重新加载,效率差。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就没用,还是有一些场景是可以使用的,例如一些系统配置的缓存,而且,这样做缓存刷新,代码量非常少,也便于维护。
大家今天只考虑双写的数据一致性如何来考虑。由于不同的写入方式,可能带来的结果也就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有哪些写入数据并刷新缓存的方式呢?
方法一、先更新数据库,在更新缓存这套方案是最简单的一种缓存双写方案,大家先来看看流程图
使用这种双写的方案,只要在数据成功写入数据库后,刷新缓存就可以了,代码简单,维护也很简单。但是,简单的前提下,带来的问题也是很直接的。
首先,线程数据安全无法保证
例如:大家现在同时有两个请求会操作同一条数据,一个是请求A,一个是请求B。请求A需要先执行,请求B后执行,那么数据库的记录就是请求B执行后的记录。
但是,由于一些网络原因或者其他情况,最终执行的顺序可能就变成了:
请求A Update 数据库 -> 请求B Update 数据库 -> 请求B Update 缓存 -> 请求A Update 缓存。这样的结果会导致:
1. 数据库和缓存中的数据不一致,从而缓存中的数据就成为了脏数据。
2. 写入操作多于读操作,就会频繁的刷新缓存,但是这些数据根本没有被读过。这样就会浪费服务器的资源。
因此,这种双写方式很难保证数据一致性,不建议使用。
方法二、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由于上述方式存在的问题,那么大家就考虑,能不能先删除缓存,在更新数据库,这样,在更新数据库的前后,由于缓存中没有数据了,请求就会穿透到数据库直接读取数据然后放入缓存,这样,缓存就不会被频繁的刷新了。
于是,大家就设置了一个新的执行顺序:
不过,这样一来,新问题又出现了。有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一个请求B,请求A去写数据,请求B去读数据。当并发量高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 请求B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 -> 请求B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 -> 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 请求A将新值写入数据库这是,脏数据又出现了。如果大家没有设置缓存的过期时间,那么在下一次下入数据前,脏数据就会一直的存在。针对这种脏数据出现的情况,大家决定在写入数据后,增加一点延时,再删除一次数据,于是就有了方法三。
方法三、延时双删使用延时双删的策略,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之前大家应该并发所引起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那是不是延时双删就完全没有问题呢?不。
大家来假设一个场景,就是大家做了读写分离,那么使用延时双删可能问出现什么情况呢?
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 请求A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了 -> 请求B查询缓存发现,缓存没有值 -> 请求B去从库查询,这时,还没有完成主从同步,因此查询到的是旧值 -> 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 数据库完成主从同步,从库变为新值。
糟糕,又出现数据不一致了。
然后在看看性能如何,由于需要延时,如果是同步执行,性能必定很差,所以第二次删除只有做成异步,避免影响性能。那异步执行删除就会出现新问题,如果异步线程执行失败了,那么旧数据就不会被删除,数据不一致又出现了。
不行,大家需要向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单纯的双删还是不可靠。
方法四、队列删除缓存大家在把数据更新到数据库后,把删除缓存的消息加入到队列中,如果队列执行失败,就再次加入到队列执行直到成功为止。
这样,大家就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库和缓存的数据一致性了,不管是读写分离还是其他情况,只要队列消息能够保证安全,那么缓存就一定会被刷新。
当然,根据这个方案,大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因为这里大家的缓存刷新时基于业务代码的,也就是说,业务代码和缓存刷新的耦合度很高。有没有办法能够把缓存刷新独立出来,不基于业务代码执行呢?
方法五、binlog订阅删除缓存为了保证业务代码的独立性,大家可以通过订阅binlog日志的方式来刷新缓存。大家先启动mysql的binlog日志,然后如下图方式设计流程:
通过binlog的订阅,大家就把业务代码和缓存刷新的非业务代码独立开来。代码量小了,也方便维护了。程序员们也不需要去关心什么时候应该刷新缓存,是不是需要刷新缓存。
当然,实战中,大家还有很多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的数据一致性同步方案也不同,这里也只算是一个案例。
加16怎么过视频教程,相关系数矩阵怎么分析,路由器设置的ip怎么查看wifi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