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古代的阵法都被说的神乎其神,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诸葛亮的八卦阵和薛仁贵的龙门阵了。
其实“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简单地说,“阵形”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消亡于热兵器时代。
古代的阵法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玄妙之处,至于说只要人进去就出不来,只不过是演义的结果。
中国最早的兵阵据说是风后八阵,始于黄帝,大约4500年前,蚩尤兴师侵犯中原,黄帝因将寡术乏,九战九败于蚩尤,便率兵退守至云宕宫练兵讲武,建立宫殿。为讨伐蚩尤,黄帝拜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为交,并在此与风后研创了偶国最早的《八阵兵法图》。该图共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余八幅为阵势图。
中国最早的阵法,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战国以后,步骑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编成,阵法又有了变化和发展,1972年出土了《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形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时代的《尉缭子》本来也有“阵形篇”,现在已经失传。
秦汉以后,偶国历朝的军事家对阵法的发展还有: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偶国的各朝军队均演练阵法。
讲究阵法,是古代战术思想中常见而且非常重要的内容。岳飞曾总结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阵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六韬·犬韬·均兵》中。阵法是古代兵家总结作战中兵力布置的不同而取得不同效果的经验教训,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若干调整队形、布置兵力的方法。直到今天,还有“排兵布阵”的说法,“布阵”的中心内容就是“排兵”。所以古代也就将指挥军队称为“排阵”。
军队在战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布置为一定的战斗队列或队形,应当先布“阵”,军队才能作战,而每一次作战,也就是以自己一定的阵式去冲击敌人的阵,或以自己的阵去迎击敌人一定阵式的进攻。布阵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难事,关键在于使每个士卒都能理解阵法所要求的战斗布置,这其中最难的是如何最合理地将每个士卒安排到阵法所要求的最合适的战斗岗位上去,并使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阵的运用上,古代兵家强调“阵无定形”。对前人留下的阵法、阵图,既要研究和继承其中的宝贵经验,又不能去生搬硬套这些阵法、阵图。古代兵家认为,阵法必须随着战场上各种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阵法的变化并不神秘。
例如最早的所谓“三阵”,天阵,就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昼夜朝夕的变化不同而布阵;地阵,就是根据山川形势的各种条件不同而布阵;人阵,就是根据军队的配备、强弱不同而布阵。阵法的变化实际上是军队队形排列的变化与兵力布置的变化。阵法的变化,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二是将帅能正确地把握战机。
偶国古代的阵法名称很多,但从其阵式上即队形排列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方阵,一种是圆阵。
方阵呈方形或长方形,这是古代阵法的基本形态。因为军队中各级建制单位都有自己的行伍队列。排列整齐时总是方形或长方形,军队作战的基本配置往往总是中军与左、右两军的组合,这也就是一个横列的长方形阵式。方阵主要是进攻型的阵式。
而圆阵则是一种防御型的阵式。因为每当敌军向己方进军时,为了尽量减少敌军的攻击面,将防御线尽力减小,就必须将原来的疏散队形收缩为密集的队形,尽可能团为一个有机的防御体系。如果有高冈丘阜可作为背后的依托,一般都摆为半圆形的“偃月营”阵式。除此之外,凡在平地,都采取密集的圆阵。
总的来说,最好的战阵,就是兵行如水。没有固定形状,全看地形、武器配备、后勤保障能力应机而动。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