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
地貌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地带分化。对美国西南部山区土壤特性的考察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和持水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而pH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坡度和坡向也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往往加速疏松地表物质的迁移,所以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水分状况比阴坡差,植被的覆盖度一般是阳坡低于阴坡,从而导致土壤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差异。
土壤的形成是在气候、母质、植被(生物)、地形、时间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构成土壤的原始材料,其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土壤的形成,肥力高低有深刻影响。如:岩石风化物包括残积物,坡积物;风积物;河流冲积物;黄土状母质。
气候: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影响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及其产物的迁移,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举例)
生物: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特别是绿色植物将分散的,深层的营养元素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集中地表并积累,促进肥力发生和发展。
地形:主要起再分配作用,使水热条件重新分配,从而使地表物质再分配。不同地形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其性质和肥力不同。(举例)
时间:决定土壤形成发展的程度和阶段,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和聚积。
土壤是在上述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类型。
(1)山地丘陵区山地与丘陵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利用管理上首要重视的是水土保持措施。山地丘陵土壤还具有土层薄、土壤粗骨性的特点。土层浅薄,坚硬的基岩埋藏浅,从而限制植物的扎根,土壤的水肥贮藏容量低。土壤含有大量岩屑砾石,漏水漏肥,保蓄能力低,易遭干旱。石质山地一般还有大量岩石露头,影响耕作,因此,一般不宜种植需要耕作的作物,而宜于林业或牧业。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决策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坡度因素,坡度直接决定了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的方式选择,而且也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密切相关;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由于分布具有一定的立体性,类型丰富多样,在土地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地立体生态经济系统;三是一般山地丘陵地区存在缺水问题,应根据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2)平原平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平原区的土地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方便,是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平原交通方便,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也是建设用地的良好场所。平原可分为山前扇形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这些平原又各有其特点。
http://www.doc88.com/p-9062388524120.html
山前平原的物质组成及其特征一般是:出山口的扇顶物质较粗,坡度大,到扇的中、下部物质逐渐变细,坡度逐渐变小,面积逐渐变大,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由山前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山前平原一般地面平缓,具有一定的坡降,故地面排水良好,既有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水量丰富、埋藏不深而便于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的水土条件均较为优越,故常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冲积平原: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如偶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由于冲积平原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