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长提出儿子“聪明”,但是不用到读书上,不用在正事儿上的问题。这种问题和现象的存在比较普遍。首先从这个家长提的问题来看,偶认为这个家长和孩子在认识上是有误区的。首先他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聪明。你是不是真的聪明?聪明又能怎么样?聪明是优势吗?是优点吗?是特长吗?是实力吗?有了所谓的聪明,你就可以成就、成功吗?这些问题家长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也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不要把这个所谓的聪明当做误人的鸦片麻醉自己、不要让这个忽悠人的词儿迷惑了自己、不要让自己走入自偶感觉良好的误区。
大家先从聪明这两个字的本意上来认识什么是“聪”,什么是“明”。这个“聪”字从“耳”,从“总”,古人通过会意的造字方法发明了这个“聪”字。人都有两只耳朵。为什么会是两只耳朵呢?就是要求大家兼听则明。要善于听取全面的意见,而不能只听取片面之词,并且能够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研判,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你能做到这些科学分析、精准判断、正确决策。那说明你这人是通透彻底的,你看问题是透彻准确的,这就是“聪”。再看这个“明”字,从“日”(太阳),从“月”(月亮),古人用象形和会意的两种造字方法,发明了这个“明”字。意思就是在事情的现象、问题面前,就像在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耀下,一切都清清楚楚,显而易见。指一个人很有观察力,很有洞察力,眼光深邃,思想深刻。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瞒得了他,这就是“明”,清楚清晰、无处隐藏、无处遁形。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聪”和“明”加起来,聪明的标准应该是很清楚的。那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和层次呢?你的儿子是一个这样的人吗?不学习不读书的人。他能达到这么高的层次和水平吗?
现在大家很多家长,很多学生眼里的所谓的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点小聪明,不是真聪明。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聪明这个道理以后,那么已经有必要进一步告诉他,怎样才能变得聪明呢?要是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怎么做?是放纵自己、不务学业就能做到的吗?
所谓的小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迷障,不敢面对现实的麻醉药和幌子而已,希望你的儿子不要再沉迷和沦陷于这种迷幻的、虚荣幻象里面,早一点认识到,历史上能够真正有所成就,有所作为成功人士,很多都不是聪明人,而是那些勤奋的、坚韧不拔、意志坚定的普通人,例如大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例,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什么是卓越?就是在普通的事情里面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这样的人就是卓越的人、就是精英、就是成功人士。
从家长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个孩子还没有爱上学习,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自愿学习,认真学习,努力刻苦的良好习惯。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他需要家长的帮助,从这点上讲这个家长责任很大,任务很重,希望家长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这个家长要给孩子讲清楚,你为什么要学习?养成习惯是怎么去学习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要养成这么好的习惯是为什么要学习的根本上的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所有聪明的人的真聪明,那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都是通过自己刻苦努力、奋力拼搏,跳起来摘桃子,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去实现的。习总书记说过: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馅饼,幸福生活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幸福生活不是敲锣打鼓、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的,而是要经历千辛万苦、付出精心努力以后才能得到的。奋力拼搏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读书?就是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要读书的原因,要想自己变得更好,要让自己真正的聪明起来,那就要读书,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对学生来说读书是最好、最快的成人成熟成才成功的捷径。不努力去读书,你就会走更多的弯路。有句名言说得好:少年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父亲和老师要帮儿子制定具体可行的、能细化的可操作的读书目标、读书计划和执行方案,并监督实施。帮助他养成学习习惯,多给他鼓励和支持,让他尝到学习的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乐在其中就能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从思想上、从方法指导上,从监督管理上三管齐下帮助他爱上读书,乐于读书,从而让他早日走到爱学习爱读书,勤奋努力,积极上进的轨道上来。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要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要立即行动起来。
淡定阳光
2019.11.19
css揭秘 电子书,css缩进间距,css下雪的动画,css 设置一行,css中规定文字几行,css怎么给图像换色,css响应式页面布局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