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严重组织损伤、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其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两者差异可大于40%,这种周期性波动与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昼夜波动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此外,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导致组织损伤,目前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是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组织损伤的主要效应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0.5%~5%,参考绝对值为(0.05~0.5)×10⁹/L。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不大,建议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杨铁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