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和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把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UI表示层
User Interface layer(UI)
第一层是用户界面:它包含了用户界面,让使用者输入,输出,查询等工作.
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将输出呈现给用户,以及访问安全性验证,并对输入的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呈现样式负责,但对输出的数据的正确性不负责.
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位于最外层(最上层),最接近用户。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界面层提供给用户一个视觉上的界面,通过界面层,用户输入数据、获取数据。界面层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安全性,确保用户不用看到不必要的机密信息。
BLL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Layer(BLL)
第二层是商务逻辑层(中间层):
传统的两层构架根本没有能力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必须通过某种中间系统实现压力平衡.
中间层是没有图形界面设计的代码编写,并且是OOP方式的代码编写,不仅要熟悉后台数据库的特性,还要考虑前台界面工具的特性,最重要的是商务逻辑的构架,同时还要求懂得IIS、MTS(COM+)、NT的安全设置等复杂枯燥的东西。
负责系统领域业务的处理,负责逻辑性逻辑的生成,处理及转换。对所输入的逻辑性数据的正确性及有效性负责,但对输出的逻辑性数据及用户性数据的正确性不负责任,对数据的呈现样式不负责。
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
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
逻辑层是界面层和数据层的桥梁,它响应界面层的用户请求,执行任务并从数据层抓取数据,并将必要的数据传送给界面层。
DAL数据访问层
Data Access Layer(DAL)
第三层是资料层:它就是用来放资料的地方,一般是指后端数据库,主要有包括 Oracle、SQL Server 等,它主要是提供一个很大的地方,来有规则的存放数据.
负责与数据源的交互,即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以及从数据库中读出数据等操作,但对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不付责任,对数据的用途不了解,不负担任何业务逻辑的处理。
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
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数据层定义、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它响应逻辑层的请求,访问数据。这一层通常由大型的数据库服务器实现,如Oracle 、Sybase、MS SQl Serv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