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举的例子不大准确:
o的发音是哦不是奥,它们是不同的元音。
ong的发音确实是哦恩,在轰当中也是,连在一起略微读快点,就能体会正确的发音。
瓮的韵母是eng,有些地区方言eng ong不分,只会发ong这一种音,有个著名的绕口令专门练习区分的:
火凤凰,红凤凰,火红凤凰飞
粉凤凰,红凤凰,粉红凤凰飞
偶老公家乡话eng ong不分,h f不分,每次他读这个绕口令都把大家乐得不行。
不过,偶觉得拼音别扭的地方也有不少。不能说重大缺陷,但确实有不能自洽的地方。
比如破,直接用p和o拼不出这个字的读音,破字里的韵母o(哦)带了点w的发音,如果用p和wo(偶)相切自然多了。
再比如双韵母ui,偶女儿初学的时候总写成uei,偶觉得孩子对读音的捕捉是没有问题的,书写规则需要硬记。
还有一些介母和轻声的使用也是比较生硬的,不好掌握。在进行信息化输入时,拼音的书写也是一个难题。
学习德语的时候,就觉得他们学发音实在太轻松了,基本上所见即所得,看到哪个字母或字母组合,读对应的发音就行,不需要去记忆复杂的读音规则。好多文章偶其实看不大懂,但是读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究其原因,德语本来就是拼音文字,读和写的规律是一致的,德国人也比较严谨,没有太多特殊发音。听说俄语也是如此。
而汉语的书写和读音,可以说是两个系统,拼音是为了学习使用方便专门设计的,所以存在一些发音不好纳入规则的情况,有牵强的感觉。
但是总体而言,拼音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有了它,学习一个生字,真的方便很多。
汉字的优美和丰富,是独一无二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幅员上,能把文字传播保存得这么好,全世界也仅有汉语了。现在中国稍有文化的人,还能毫无障碍地欣赏千年前的诗词作品,不得不说是一个文化奇迹。
字体字形或许比较好追根溯源,可是读音却演变得很快,在不同地区也大相径庭。以前用切音法记录,很容易因为记录者发音不同就弄错了。有了拼音,发音的规范就成为可能,学习起来也没有那么困难。
拼音和简体字,都是为中国孩子造福的,偶个人非常支持,也希望这个注音体系能随着汉语研究的进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