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编程“牛娃”最主要的还是得吸引小孩的兴趣,不能为了参赛而参赛。
现阶段市面上“少儿编程”随着国家《人工智能规划》的持续推进而一片热火朝天,但真实情况是资本市场运作远远大于家长的接受度,归根结底,现在的市场仍处于初级市场,需要培育家长对“编程”的认知度,而且“少儿编程”的目的也并不是让孩子长大以后变为程序猿,而是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8岁期间,主要培养孩子对编程的兴趣,现有市面上的“少儿编程”教育资源大都采用MIT的Scratch相关教案作为孩子兴趣培养和编程入门,这点无需担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块确实从软件平台及周边硬件玩具等生态都比较好,能快速吸引孩子的兴趣。家长报个编程辅导班即可,如果有家长是程序猿的可以考虑自己参照中国少儿编程网(http://www.kidscode.cn/)或Scratch官网上的一些案例自己教导。
在8岁以上可以考虑引入Python资源教导孩子,这块的教案目前市场上并不统一,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化的少儿编程教育体系,因此参差不齐的现象很严重。同样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考虑参考Python for Kids(15岁美国牛娃编写的书)给自己的孩子编程课;
后续可以让孩子更多的接受一些诸如二叉树、排序等算法,随着孩子对编程的认知程度加深,可以参加一下NIO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虽然现阶段不加分,但是也能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比较一番,多认识一些同龄好友,得到更多的认同感和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