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战机是由印度“兴都斯坦航太工业”自行设计制造的,基本型为单座、单发动机结构的多功能轻量化战斗机,从1980年代起发展“轻型战斗机计划”计划(LCA),供应印度空军和海航取代陈旧的米格-21系列,该机以无尾翼的三角翼设计借以提高机动性,直到2003年时才由官方定名为Tejas,在梵语意思中是指“光辉”。Tejas的典型复式三角翼根,采后掠50度沿伸至前缘增为62.5度,主翼后缘前倾4度,无尾翼与前置安定小翼,垂尾前有延伸板。它融合了静态松弛科技与电传飞控技术、多模式雷达、整合航电系统、复合材料结构、基本功率发动机等特色,是当代最小也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
它是印度史上自行发展的第2种超音速飞机,2016年,光辉 MK1正式为印度空军量产,海军的舰载机衍生型也展开测评。预计空军需要200架单座机和20架双座机,海军预计采购40架单座机。空军第1个光辉中队于2016年7月1日编成,第45中队代号“飞镖”驻防于第2大都会班加罗尔,印度国防部曾向国会宣称的光辉自制率为59.7%,另有75.5%的机身零附件可以替换。
印度LCA计划简介
缩写为“LCA”的计划于1989年5月定案,印度当时认为新机结构的附属设施和科技已达标准,便以2阶段的全规模工程发展为选项,至1990年,决定采用小型无尾翼设计与静态松弛控(RSS)技术,提高操控性能。第1阶段在1993年4月1日完成“概念验证”,接续展开测试,先行组装的两架技术验证机称为TD-1和TD-2,稍后的先导量产型改称为PV-1和PV-2;TD-1于2001年元月完成试飞,旋至2004年3月完成LCA的第1阶段发展计划,耗资预算2188亿印度卢布。
在LCA发展起步时,法国达梭公司原本同意提供类比式飞控系统(FCS),但为印度坚持采用数位飞控。当时世界多种飞机都以RSS技术显现了在平直飞行状态的优越稳定,具有负稳定性的飞机被设计为偏离受控飞行,因此操作能更加灵活。
第2阶段发展于2001年11月展开,以3架原型机作为量产的范本,也是主导全计划发展将空军和海航及8架先导量产型(LSP)机队合并的一步,同年展开LSP组装,耗资预算3301.78亿印度卢布,另还有2475.78亿印度卢布作为印度空军的新战斗机开始与成熟作战能力(IOC和FOC)的金额,到2013年8月时,Tejas两个阶段的研发已耗资7965.56亿印度卢布。
原型机测评
2005年5月,印度空军提出20架订单,另20架将更续采购,这批机队全数采用F404-GE-IN20涡扇发动机。2006年12月,一个由14名专业技师组成的“LCA量产团队”在班加罗尔编成,以因应Tejas的后勤量产服务。2007年4月25日,第1批先导量产型(LSP-1)首飞,达到马赫1.1的速度,至2009年1月22日,Tejas在530飞时内达成了1000次试飞,在沃亚的印度海军基地海上试飞时,获得每小时1350公里的成果。至于LCA试飞工程也颇为紧凑,到2010年6月,Tejas已完成第2阶段的热天候试飞与武装及传感系统的整合。海上试飞科目也旋即展开,2010年11月19日,LSP-5号机的IOC标准配备也展开试飞。
功能测评进度
兴都斯坦航太公司由印度政府谨慎管制进度,以确保第2阶段的IOC能在2013年底前完成,可形成真正作战能力的FOC也要在2014年底前达标。2013年12月20日,IOC-II在印度空军飞行员进入换装中队时常态展开,第1个中队由18至20架光辉在Sulur基地编成,旋于2014年12月如期完成FOC。为达到IOC-II的标准,新机携带3吨武器弹药,包括500公斤雷射导引炸弹,和短程R-73短程飞弹;飞行速度达1350公里/小时,在飞行攻角为24度时可达7G的负荷,作战半径达400至500公里。
Mark 2战斗机工程展开中为达到FOC,新机要完成6种以上的标准,包括整合南非“飞(Derby)和“巨蟒”(Python)这两款飞弹的150公斤级与射程70公里的测试,以及俄罗斯制GSh-23型机炮的搭载,亦须加挂由空中受油管系统,飞行攻角从24度增为28度,煞车系统也在加强,原本复合材料制造的机鼻也改由石英材质料件,能将雷达探测距离从45至50公里延伸至80公里,这些属于IOC-II的工程项目都在15个月内完成,以期可满足战备执勤需所需,各项内容由欧洲宇航公司EADS予以技术协助。
目前光辉 2战斗机工程亦正进行中,是LCA战斗机的改良型版本,采用美国F414涡扇发动机和新的数位化驾驶舱与更大的8×12吋显示器,并增加与苏-57配合作战的相关能力。据称2018年光辉2将进行首飞,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将编列约2亿美元,升级旗下工厂设备,喊出2021年前达到每年生产量24架目标。印度国防部表示非常期待光辉2型战机能扩大生产,能协助空军强化战力。若能成功扩产,未来光辉战机也将成为重要出口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