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胡老师在高校工作十多年,也曾经在负责招生工作五年,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1、从第三方调查结果看。麦可思公司每年会发布一份《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俗称就业蓝皮书。这份报告已经成为官方比较认可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教育部、《人民日报》等也时常引用它的数据。
这里列举了2017-2019三年的就业红牌、绿牌专业,可以作为参考。绿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小,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就业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其中,连续三年上榜的红牌专业有历史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法学专业。
2、从高薪职业调研看。智联招聘在4月份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各行业薪资水平,其中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以12286元的平均月薪位列第一,由上季度第三名上升至本季度榜首。另外,信托/担保/拍卖/典当、网络游戏、跨领域经营、银行、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人力资源等)、保险、中介服务、计算机软件、学术/科研等10个行业薪酬过万。
麦可思《201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5485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348元)。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在本科学科门类中,2015届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为8169元,高出该学科门类半年后月收入(4313元)3856元;三年后月收入最低的是教育学(6093元),高出该学科门类半年后月收入(3698元)2395元,2015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职业类的月收入最高,为10470元。
从上述两份调查来看,专业薪资水平与就业绿牌、红牌专业排行有相对一致的趋向,也可以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
3、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看通过上述两个调查,再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个人认为人工智能类、IT类专业、经济贸易类专业等专业可能还是持热门一段时间,比如人工智能类专业,虽然这几年已经很火了,但大家国家人工智能人才储备还有很大缺口,据说缺口超过500万,再加上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才刚起步,还比较缺乏相应的基础教学能力。再如,经贸类专业,随着大家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了解,大家国家对于既熟悉外贸专业知识,又掌握国与国之间外贸规则的专业人才还是偏少。
4、从高校办学实际看其实选什么专业,不光专业是否热门,就业是否好,更关键要看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现在“双一流”背景下,有哪些专业是双一流学业?还有现在国家和教育部倡导的要高校建设“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前两年新工科很火,这跟大家国家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有着密切关联,但先进制造业还需要提升,新工科应运而生。估计今年疫情的影响,新医科估计也会受到密切关注,也可以去尝试一下。
最后,偶还要建议的是高考选报专业还是要尽可能的从孩子的兴趣能力出发,从学校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出发,而不要过多地去追捧热门专业,因为专业的冷热是动态变化的,这两年热门的专业,说不定大学四年毕业后成为冷门专业。如果对于高考报考专业有疑问,欢迎联系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