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的手下有能力,但是不听话,你肯定要给他一点提点,让他老实点,不要在执迷不悟,手下人听了领导话语后,认为十分在理,所以他改变生活方式,从而让自己保住了工作。
尉迟恭功成名就后,有些不居功自傲,做了一些违反乱纪的事情,李世民不忍处理他,便多番对其点拨,经过一段时间后,尉迟恭明白了李世民苦衷,最终在其审生命最后十多年,他在家花天酒地,为得就是自保。
尉迟恭,本名尉迟融,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年轻的时候是个铁匠,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他便在高阳投军,因其作战勇猛,被提拔为朝散大夫。
后来,刘武周起义后,得知他是难得的名将,所以便将他招入自己营中效力,封其为偏将。
早期,尉迟恭在刘武周旗下立下不少战功,让其成为刘武周身边一名大将,只不过刘武周好日子没过多久,因李世民讨伐导致其大将宋金刚惨败,导致尉迟恭陷入绝境,所以他不得已情况下投靠了李世民。
尉迟恭是位猛将,李世民十分欣赏他,便带着他一起去讨伐王世充。那时候,由于尉迟恭刚刚投降李世民,不太可能相信他,所以开战前便将其管了起来。
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都说:“尉迟敬德刚刚投降,思想感情还没有归顺。这人非常勇猛剽悍,关押的时间又长,已被大家猜疑,必然产生怨恨。留着他只怕会留下后患,请立即杀了他。”
李世民说:“偶的看法跟你们不同,尉迟敬德如果怀有叛离意图,怎么会在寻相之后呢?”。
当即命令将其释放,带进自己的卧室,赏赐给他金银珠宝,对他说:“大丈夫凭着情感志向互相信赖,不必把小小委屈放在心上。
偶不会听信谗言去迫害忠臣良将,您应体谅。如果一定要离开,就以这些财物资助您,以表达大家短暂共事的情谊。”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人才十分重视,所以他才会亲自放出尉迟恭,同时给予他大量金银珠宝,告诉他偶不会听信谣言迫害忠臣良将,如果你要离开的话,偶不会阻拦,尉迟恭被李世民所感到,立即表示自己会誓死效忠李世民。
降服尉迟恭后,李世民立马带着尉迟恭去打猎,恰巧碰到王世充带着几万骑兵前来跳线,王世充部下骁将单雄信发现李世民,立即带着一对人马前去冲了过来,尉迟恭看情况不对,立即上前保护李世民,一枪就将单雄信挑下马来,接着保护李世民冲走了包围圈。尉迟恭护送李世民出包围圈后,立即带着骑兵回来和王世充作战,经过几回合交锋后,王世充部全面溃退,还俘获了骑兵六千人。
打完仗回去,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正当人们要偶相信您必然叛离的时候,上天开导偶怎样向人们验证偶的判断,特地予以证实,行善得福已验证了,因果回报何等迅速啊。”特地赐给他金银一箱,李世民和尉迟恭关系亲密了不少。
之后岁月中,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相继参与了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战役,立下了无数战功,成为了李世民最为信赖的一名大将。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集团争斗已进入关键期,李世民碍于兄弟感情不愿动手,尉迟恭见主公到生死存活之际,直接挺身而出,希望李世民能先发制人,同时参与制定了在玄武门刺杀李建成、李元吉策略。
确定好计划后,李世民带着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李元吉如约来到内宫找父亲李渊,在他们进入玄武门的时候,发现了埋伏,打算返回各自大本营,李世民看情况不对,立即冲了上去,射杀了自己大哥李建成,本想也搞死自己弟弟李元吉,但是这家伙跑得快,让李世民一直在追赶李元吉。
在这时候,尉迟恭带着手下人追了过来,其中一个士兵射中了李元吉的腿,李元吉从马上跌落了下来,跑到了一旁的树林里。李世民追赶李元吉的时候,因马受惊,带着他来到了李元吉躲藏的林子里。在这里李世民被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了下来,痛到无法动弹。
李元吉发现李世民情况后,立即冲上去勒住李世民脖子,在李世民要窒息时候,尉迟恭出现了朝李元吉大叫一声,吓得李元吉马上放了李世民,直接跑向武德殿寻求李渊保护,尉迟恭没给李元吉机会,直接一箭将其射死。
李建成部将冯立、薛万策带领听说玄武门出事情,立即带着手下骑兵攻打玄武门,就在玄武门守不住的时候,尉迟恭突然将李建成、李元吉首级割下,然后登上玄武门展现给冯立、薛万策等人,两人一看情况,底下人瞬间溃退。
玄武门麻烦结束后,尉迟恭又带着军队进入皇宫逼迫李渊交权给李世民,李渊无奈之下交出,李世民不久后登基称帝。
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杀李元吉,救李世民一命,接着又逼退冯立、薛万策等人,然后又逼李渊交权,如此大功让其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头衔,赐予吴国公爵位,食邑一千三百户,他的赏赐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一齐实封一千三百户。
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认为自己立下大功,所以时常不将旁人放在眼里,对宰相长孙无忌出言不逊,同时又经常找李世民打官员们小报告,这让大家十分不喜欢他。
尉迟恭救过几次李世民,这让其舍不得处理尉迟恭,但朝局稳定也是要考虑,因而他将尉迟恭外放到襄州担任都督,希望他能有所收敛。但尉迟恭依旧没有收敛,越来越狂妄。
一次,李世民在京城摆宴席,宴请功臣和王公贵族,尉迟恭也在受邀名单里面,在安排宴席座位的时候,发现有人坐在他上面,十分不高兴,便提出你有什么功劳,敢坐在偶上位。话语间,任城王李道宗刚好坐到尉迟恭下位,他见尉迟恭有些生气,便出来劝解,不料尉迟恭十分生气,一拳就打到了李道宗眼睛上,差点将他打瞎。
朝廷重臣在公开场合殴打宗室亲王,本就是重罪,可李世民没有马上处理尉迟恭,而是选择结束宴会。事后,李世民将尉迟恭找来,偶有心学汉高祖善待功臣,保他们子孙后代平安,可你做了高官后不断触犯国法,你难道不知道韩信、彭越因为什么原因被杀吗,其实这不是高祖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自身原因,所以偶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在做错事情。
李世民举例非常到位,他以韩信、彭越被杀一事点拨尉迟恭,希望他不要认为自己是功臣就可以为所欲为,希望你可以见好就收,同时他也借这件事情告诉尉迟恭,你不要做太过分,否则偶不会放过你。尉迟恭听懂了李世民的话,回去之后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很长时间都没犯任何错误。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封赏功臣子孙为世袭刺史,尉迟恭授予尉迟敬德宣州刺史,改封为鄂国公,这件事情让他又飞了起来,又做了很多违反的事情,很快这件事情传到李世民耳朵里。
贞观十三年(639年)二月初七,李世民将尉迟恭招到了京城,告诉他有人说他谋反,这是为什么,尉迟恭见状有些生气说,自己确实谋反,跟随你打了几百场胜仗,身上早已伤痕累累,如今天下安定了,居然有人怀疑偶谋反?
说罢,尉迟恭将衣服脱掉,展现出了身上的伤疤,李世民见状留下了眼泪,让他穿上衣服,说偶没怀疑你,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不久后,尉迟恭被封为夏州都督,任上他收敛了不少,没做什么坏事,本以为可以安稳度过余生,哪知太子李承乾造反被废,侯君集等人牵连被杀或者被流放。
这件事情发生后,尉迟恭深刻认识到,玄武门功臣已经一批批远离,如今剩下那部分人被方势力拉拢,一些人为此落了个身败名裂下场。另外,李世民已经进入晚年,国策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以国家稳定稳定为主,所以他对于一些犯了过错功臣不再心慈手软,而是一查到底,谁也不可能轻易放过。尉迟恭认为如果自己在和以前一样胡作非为,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必死之局,因而他希望明哲保身。
很快,尉迟恭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急流勇退,辞掉所有职位回到老家养老。李世民在看到尉迟恭辞职报告后,十分懂得他的意思,因而很痛快地批准了他的要求,同时授予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并将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被绘制成肖像陈列在专为表彰功臣而修建的凌烟阁中,尉迟敬德位列第七名。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世民希望功臣们急流勇退,过上太平生活,从而确保君臣之间感情可以永久留存。这件事情后,尉迟恭没事的事情就找李世民聊天喝茶,日子过得十分舒坦。李世民很乐意和这些跟随臣子叙旧,没事时会让他们进宫唠家常,君臣之间感情很是和睦。
李世民作为一代圣君,对大臣把控程度可谓古今难有,表面上他可以和你和善,可实际上依旧对于功臣不太放心,所以李世民打算试探尉迟恭,说希望将自己女儿嫁给他,以示拉拢尉迟恭。尉迟恭便知道李世民在考验他,所以他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李世民见状十分高兴,彻底对尉迟恭放心。
尉迟恭回家后,十分担心李世民对自己不放心,所以他必须自保,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尉迟恭在家中盖楼又请了很多歌姬为自己表演,接着又和自己妻妾饮酒作乐,又请了很多道士炼丹,这些操作就是告诉大家,偶尉迟恭彻底退出朝堂,你们没什么事情就不要来找偶。
尉迟恭各项操作,彻底让李世民放心,没有再批评他,偶尔还会给他一些财物。
后来,李世民带病出征高丽,尉迟恭听到消息,立即提出皇帝都带病出征了,作为臣子自己怎么可能不跟随,李世民一听很高兴,便带着尉迟恭出征高丽,结束高丽战事后,尉迟恭立马交了辞职报告,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件事情让李世民对尉迟恭彻底放心,觉得他不贪恋权位,从哪以后在也没招他麻烦。
后来,高宗李治登基,尉迟恭为了明哲保身,依旧没有出山,以至于其没有卷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功臣纵情被清理一事。李治对他满意,所以在其生病的时候,又给他父亲追封了一个幽州都督。
显庆三年(658年)11月25日,一代名将尉迟恭走完了自己人生道路,享年74岁,李治得知消息后为他举行吊唁活动,三天不处理朝务,并要求在长安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并下诏追认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一旁。
尉迟恭有些居功自傲,做了不少做事,但被李世民多番敲打后,逐步醒悟,便采取了明哲保身方法,确保了子孙后代安稳,所以说,尉迟恭比起玄武门事变其他功臣结局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所以说,很多事情还是选择低调做人,才可以确保自身安宁,而不是过于追求名利,这样的话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必死之局。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