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从传播学的角度思考锦鲤现象
群体传播:
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大于少数人;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 。
锦鲤是什么?
这些大企业大品牌还真不是盖的,把中国传统文化,百姓心理都研究透了。在大众中间,最容易形成传播的是什么?祝福,吉祥,安康。给他人送祝福,给自己送祝福。微信就是靠“红包”进一步引爆的。而支付之前的“集五福”也同样获得了超级效果。
尝到了甜头,这次改用“锦鲤”。
信手转发一条微博,给自己博好运同时也为他人传递了“祝福”,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不转还不行,别人都转准没错,偶不转似乎落伍了,不合群了。万一中了呢。。。
这个好比各大公园里的吉祥物,都被大众摸得发光发亮了。。。
集合行为: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在狭小的无力空间内,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极度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人们丧失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表现为一味的盲从、盲信、群体模仿。
微博是什么?
就如上述所说,微博就是一个狭小的互联网空间,人与人之间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和交互。一个活动出来,传播速度惊人。而且奖品如此丰富,不得不让参加者处于极度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成功的活动就像一剂高剂量的鸡血。被打过的用户就会变得盲目,盲从,盲信。
记得微博前几年就风靡过所谓“抽口红热”,某品牌为了宣传新品口红做的营销活动,与营销号合作抽一人送全套新品口红。创造了巨大的声量,带动了口红的销量持续上涨和众多品牌跟风效仿。甚至还爆出了“女子挪用巨额公款买口红”的新闻,也都是当时口红营销的社会影响力的体现。
符号互动:
符号互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布鲁默创造出符号互动论这一术语。通过符号进行传播,人们彼此之间交谈互动。布鲁默指出了研究符号互动论的3个核心假设:意义、语言和思维。这些假设又导出自偶的建立及在更大的社群中社会化方面的结论。
互动需求
锦鲤,就是一个符号。就像代表长寿的龟,能招财的蟾一样。是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符号。大家在社群里经常看到朋友们发一些被制作成动态表情的吉祥符号。发这样的表情符号无非两个目的;和大家打个招呼。或者提醒朋友们,偶潜水出来了,谁来陪偶聊聊天。所谓互动需求。
微博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借助“锦鲤”这个符号,得到了惊人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