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偶在各个平台创作的经历以及每个平台不断变化的其内容策略上来分析,自媒体平台不能说是胜出,而是会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
2002年年底,吉尔莫正式提出了”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他在2003年1月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这份著名的新闻学期刊上,撰写了一篇题为《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
在过去的15年中,大家经历了BBS、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今天的各家平台号,也从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到今天的更加丰富的变现形式。
由于现在的用户多元化需求,原来的自媒体矩阵,已经发展到了自媒体平台矩阵,也就是大家理解的内容表现形式,一个平台从单一的文字、图片的分发,发展到图文、视频、语音等各种内容表现形式聚合到分发。
既然是内容分发(自媒体)平台,不得不说BAT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在内容平台上所采取的采取的策略与动作。
百度内容矩阵
百度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百度依然是内容平台中最具实力的公司,也是内容量最大的平台,2017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先生已经确定了百度未来就是内容分发及人工智能作为其核心业务。
百度在内容布局中,最为自媒体人熟知的是百家号,百度取消新闻源以及百家号与原先的百度百家合并后,百度已决然将自己设立为内容分发平台,其在内容领域的矩阵正在整合百度自有内容产品,比如:增加百度知道日报的作者招募与奖励,开展百度知道行家“金笔计划”“专业问答”,向手机百度分发高质量问答“百度派”及“百度经验”,开放百度图集的流量分成,扩展付费问答产品“百度问咖”等一系列内容分发的相关行动。
假设百度再整合其投资的爱奇艺,塑造一个完善的百度账户体系,依托于百度搜索与智能推荐的技术,从未来机器人应用的场景上夺回内容界的老大不是难事。
阿里内容矩阵
阿里巴巴原先涉足的都是电商领域的内容,在综合内容领域阿里巴巴采取的是“买买买”,先后购买了微博、优酷土豆、UC浏览器,2016年至2017年开始整合旗下购买的内容平台,升级为“大鱼号”创作平台,同时开出20亿创作补贴的“土豪”条件。
UC浏览器也重新定位,淡化浏览器的作用,而向UC内容分发平台演进,2017年开展问答社区的新板块UC问啊频道,邀请明星、专家、名人入驻作为答主,增加用户互动形式。
阿里巴巴在BAT里内容领域相对处于弱势,除YOUKU在视频板块较有影响,UC摆脱浏览器的标签真正成为一个内容分发的平台还有一段路要走。
腾讯内容矩阵
腾讯是目前内容平台中最活跃的平台,旗下的腾讯新闻、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腾讯视频、兴趣部落都拥有大量的活跃用户,腾讯新闻是综合新闻应用的领头羊,旗下内容创作平台天天快报也仅次于今日头条。
微信公众号拥有8000万个账户,月活用户8亿,QQ尽管已经失去往日的光彩,但是其深受95后年轻人的青睐,在APP应用排名上仅次于自家产品微信。
腾讯的内容矩阵其机制各具其特征,天天快报、QQ公众号是内容分发,腾讯新闻是内容聚合分发平台与天天快报相通,而微信公众号却独立于腾讯其他内容产品,又不是分发平台,依靠转发、订阅、应用内搜索,尽管搜狗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内容,但无奈于搜狗的浏览器与搜索用户占比不高。
内容平台黑马
说完BAT就不得不再提及内容分发平台的”黑马”今日头条,今日头条自2015年12月开始开放头条号作者入驻,就引发了一场内容平台的大战。
这个大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者入驻大战,由于今日头条的用户与活跃度激增,又加上“千人万元”内容补贴,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字、图片、视频创作者纷纷申请入驻。机器推荐的形式让很多作者看到了流量的春天,作者的追捧不得让BAT三家巨头重新审视内容领域的战略布局,引发各家展开作者入驻、补贴大战。
第二阶段是内容形式大战,今日头条尽管不是中国最早采用聚合内容的平台,但是其创新的营运形式确实激发了处于困惑的创作大军,丰富的内容形式的推荐机制,又不使得BAT不得不开始调整各自在内容领域的布局,重新整合各自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
媒体向社交演变
内容平台还有很多,能够随口说起来的就有近20家,但是剩下的这么多家,一部分是自身具备媒体属性,比如:凤凰传媒的凤凰号、一点号;东方传媒的东方号;北京电视台与360合作的时间号;据说央视也在开放自媒体入驻;还有一部分是分类属性,比如:高质问答的知乎;爱好写作的简书;服务科技创业的36氪等。
偶个人理解,除BATT以外的自媒体应该开做传统媒体时代的地方性媒体,或行业刊物,而全国性的内容平台还要看专门提出的这四家,未来会不会有其他平台成为黑马,这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