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武汉。偶想如果说疫情期间的志愿者,应该也是从武汉这个城市开始兴起的。
回想起那个寒冷笼罩的初春,每一次出门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过程,每次出门都要意味着多一次风险。
但依然有很多最美丽逆行者出现在武汉街头,大家称她们为抗疫逆行者或最美志愿者。
那个时候,真的是缺少医疗用品和生活必须品,口罩,防护服更是缺少。
怎么办?当然是只能自救了。
所有的街道开始想办法筹集各种食物,全市封城,意味着人手不够,很多人站了出来,他们就是第一批的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们自发地开着自家的私家车,没有要一分报酬,拿着街道发给他们特殊的通行证,用自家的小轿车拖着一颗颗大白菜,包菜,甚至帮助特殊的病人去医院看病,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叫累,就这么深深地熬过了几个月。
在这些志愿者中,有武汉本地的,也有听闻武汉受灾从远方而来帮助武汉的外地人,大家叫不出他们的全名,大家数不清他们的家乡,大家只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抗疫志愿者。
原以为武汉封城76天后,就是最后的胜利,但病毒的狡猾远远胜过大家以前的想像。
陆陆续续的,这两三年来不断的有小规模的口罩问题爆发了。
这个时候,病毒的隐藏性有增加,而对身体伤害性相对减少,更多的普通人加入了抗疫的队伍。
一部分人员是失业人员,一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本来就属于就业困难群体,所谓的就业困难群体是指35岁以上,工作经验相对单一的人群。
做抗疫志愿者是有报酬,有时候是一顿饭,或者是补助,这些不高的报酬,用来弥补一下他短期内无法找到正规工作的补贴。
还有部分人觉得既然他年纪大了,她愿意把她自己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
更有一种人,他本来就是就是这个社区的居民,他对社区的居住环境和居民状态都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可谓乡里乡亲的,做起工作来也水到渠成,方便的很多。
总体总体三个方面,有收入,能干活,给人带来自豪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志愿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