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这个范围有点广了,偶就说说美国。日本虽然和中国相比,现代化道路走得相当顺遂,但是赢得白人尊重其实是很晚近的事,也就是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腾飞,日本家电和汽车开始占领美国市场之后,日本人的形象才终于得到改善,所以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
早期的日本赴美移民,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并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才来的。爱尔兰人因为国内发生了大饥荒,逃难来到美国,中国人因为美国西岸出现了淘金热,抱着发财梦来到美国;日本早期的移民是由政府遴选出来的,1880年代,日本刚刚迈上现代化道路不久,很要面子,所以选拔的标准自然是“不能给帝国丢脸”,因此无论是样貌还是教育水平都还可以。然而,美国的铁路建设很快就吸引来了大量日本劳工,他们大多聚集在美国西岸北部。到1907年,俄勒冈州的铁路工人中有四成都是日本人。
日本人相较其他国家移民的出色的种田技术,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当时美国西部种经济作物——甜菜,大量日本农民被雇佣。要知道彼时已经通过了《排华法案》,长相是东亚人模样的人,在美国西部都是很不受欢迎的,所以这一代日本移民(后世称为Issei,一世)虽然在美国站住了脚,但是歧视从不间断。1907-8年,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君子协定》,要求日本限制劳工出口,不过女性可以入境。1924年,联邦政府签署《国籍法案》将日本移民彻底叫停,可见民间敌意之深。
到了二战时期,双方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偷袭珍珠港之后,日美处在战争状态,西海岸的日本移民尽数被驱逐出自己的住所和产业,比送进爱达荷州的集中营统一管理。这种遭遇是其他任何族裔的移民在美国从未经历过的。在集中营里拘禁,虽然性命无虞,但是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日本移民的私有财产也并不受到保护。 被拘禁的人当中,有三分之二其实已经是合法的美国公民了,但是到了战争时期,国家安全挂帅,一纸身份证可挡不住歧视。
这一时期,美国反日情绪极其高涨,各种战时宣传画将日本人极度丑化,蔑称其为Japs(相当于大家说的小日本,或者鬼子),想来这也没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使用的手法,也是歧视东亚人惯常用的大门牙、小眼睛等等身体特征。
战后,事实证明当时没有日本人在美国充当间谍(至少没有抓住有罪征的人),于是日本移民要求美国政府道歉、赔偿,并恢复了成为合法公民的法律通道。这一时期,日本人在美待遇有所提升。同时,中国和苏联在东亚的存在,将日本从美国的敌手变为盟友,美国开始支持日本的经济发展。
早期的日本制造,和十年前的中国制造一样,基本是蹩脚货、廉价货的代名词。这一点在著名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非常明显,在疯狂博士成长的六十年代,日货还是故障频出的次品的代名词,到了男主角生活的八十年代,日货就已经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优质的产品了——家用电器走入美国家庭,汽车以轻便、实惠的姿态挤压美国汽车市场,还有电子表、游戏机等各种新奇玩意儿。这时候,日本移民虽然数量和比例都已经持续下降,但是日本整个国家的B格却是在稳步提升。
然而,即便如此,种族歧视仍然存在。由于日本汽车业的崛起,美国的工业重镇失去了往日荣光。1982年6月,在原来的“汽车城”底特律,一个华裔美国人陈果仁被白人蓝领泄愤殴打,打成重伤,四天后不幸离世。白人分不清日本人中国人,看见东亚人就打了,可见即便祖国崛起,移民仍然要承受歧视。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一度可与美国等量齐观。1985年,长期面临出超的美国,终于让英法美日,还有当时的西德,五国坐在一起商定调整汇率,改变进出口流向。名为《广场协定》的协议签订之后,日元开始上涨,大量日资开始购买美国的资产。1989年一年里,先是索尼吞并了哥伦比亚影业,然后连曼哈顿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也被三菱买下来。手中日元暴涨的日本人发现出国旅游一下变得好便宜,于是便大量结伴跟团出游,一掷千金。日本游客跑到欧洲美国不论哪里,除了扫货之外,还要各种拍照,看见什么都稀奇,这一度成为美国人嘲笑日本人的一个经典段子。这一时期,美国人都日本人是又敬又恨又怕,“黄祸论”一时间又甚嚣尘上。
当然,后来日本泡沫破裂,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发展缓慢。中国崛起之后,日美盟友地位巩固。日本本身也已是发达国家,移民人口锐减,这才使得种族歧视不再能够频繁的施加于移民身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终于给人以“日本人赢得了白人的尊重”的局面,其实,这个过程中,血汗泪一样不少,非常艰苦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