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抛答案再说理由:现在杂志发表文章还有稿费,至于是多是少完全没有统一标准。高端刊物他们根本就看不上咱,咱也没那水平;初级报刊杂志回报率低得可怜。文字变现功能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它和作者的身份地位,名气以及政治背书等都有关系,这应该也算是行业潜规则吧。作品质量不是决定性因素。就拿前些时炒得沸沸扬扬的“作协门”事件来说,人家写的“屎尿体”都能登上大雅之堂,你偶试下看?别说屎尿体,就算是阳春白雪天花乱坠,都不一定有人问津!
作为有过10年以上传统写作经验的作者,偶和大家分享一些实际经历,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2000年前后,偶在工作之余,曾经非常痴迷于写作,而且还专门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研究各种投稿路数以及各家报刊杂志的稿费标准。
那个时候网络媒体还没有兴起,传统印刷刊物很有市场。作品稿费高低,和刊物发行量直接相关。位列“全国十大优秀社科期刊”之首的,当属《知音》,最高峰期的年发行量好象突破了300万册。他们杂志“大稿特稿”这个栏目的稿酬,可以达到千字千元,可谓稿酬界的天花板。也就是说你一篇15000字左右的纪实报道,可以获得1.5万的稿费,着实喜人。但是很遗憾,咱们一般作者根本拿不到这类稿件的题材。除非你有一定的公职人脉资源,比方说公安局,慈善机构,政府宣传部门等,只有和这些机构挂钩,或者本身就是这些单位的在职人员,你才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深入一线进行深度采访,发掘出足够吸引眼球的内幕,最后,还能拿到能被用稿单位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相关证明材料。比方,报道里确实有人受伤,你得有法医鉴定的伤情证明;主人公确实离婚了,你得有离婚证照片或复印件之类。不象写小说那样,你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
再说一说同样属于全国优秀社科期刊的杂志《演讲与口才》。这是偶当年的主攻刊物,个人主要研究论辩实战技巧,输出比较有指导意义的论文。当年他们还是月刊,一年12期,最高峰它一年用过偶8篇稿件。同样是知名社科期刊,他们家的稿费就比《知音》低好几个档次了。《演讲与口才》对论文字数有大致要求,一般控制在8000以内,偶的大多数稿件在4000-6000字之间。稿费也没办法算得很细,平均下来应该在700元左右,也就是大概千字150元那样。后来,在偶个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好几篇稿子被杂志社选入合集另行出版,他们还另外补发给偶将近3000元“版税”。不得不说品牌杂志就是值得信赖,所谓的“版税”,他们完全可以不发给偶的,而偶也不可能知道有这回事。下面几张图片,是当年该杂志社编辑老师的《用稿通知》、复信以及信封封皮。
作为一名很普通的文艺爱好者,没有太专业的写作经验和技能,国家级期刊咱就不敢奢望,诸如《人民文学》、《收获》、《小说月报》等大牌期刊,咱没投过作品也不知深浅,接下来偶只分享一下在其它零散文艺杂志投稿的稿费情况。标准较高的应该是当年《佛山文艺》旗下的子刊物《打工族》,偶一篇近5000字的爱情小说,拿到了800元稿费。后面又投了几篇,但价格逐步走低,从600到500到400,再后来偶也就兴致珊然,懒得折腾了。还有一篇随笔发表在《文学自由谈》上,3000字出头,500元稿费。相对来说也算是比较高的了。至于其它鸡零狗碎的地方文学刊物,偶也有试过,稿费低到实在让你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千字80,千字50甚至千字30等,更有离谱的是,稿子照用,稿费没有,只给你寄一本样刊。
再后来,随着各大自媒体网络平台的兴起,传统书刊杂志市场也就日渐没落了。最明显的标致之一是,以前满大街的电话亭都有带着卖报纸杂志,现在基本上都消失掉了,有时候心血来潮想去买一两本纸质读物看一下,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买!
总之,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写作爱好者来说,想以稿费收入为生,基本上是个梦想。在有其它职业为基础的前提下,把写作当作一个兼职,一个副业还差不多:在坚持个人爱好的同时,多少还能增加一分收入,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