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影业只能更努力,撕开下一个主旋律“窗口”。
文/庞宏波
对于博纳来说,真正的考验是《中国机长》。 在《烈火英雄》之前,曾经这样断言过。如今回过头来看,似乎依然坚信这样的“断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断言”,其实恰恰来自于《中国机长》的特殊性。在和这个项目立项几乎同一时间点,林超贤导演的《紧急救援》基本上锁定了春节档。经过了《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的“双红”,几乎没有人会去不相信林超贤。 但刘伟强不同,同为香港导演的刘伟强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但一位出色的导演能否拍好《中国机长》则是一个疑问。而经过了前两个“行动”,《中国机长》怎么拍则是另一个疑问。 从首日表现来看,猫眼评分9.4分、淘票票评分9.3分,豆瓣评分7.4分,首日票房破2亿。放在任何一个国庆档,这样的表现基本上是“冠军级”。但今年不同,这样的评分和表现,让《中国机长》处于“中间级”。 和前两年“博纳式逆袭”不同,《中国机长》今年想要逆袭的可能看上去都太难了。因此,关于《中国机长》得失的讨论就恰合时宜。毕竟对于博纳来说,《中国机长》不仅仅关乎于现在,也关乎于未来。
1
未来“类型”
主旋律。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湄公河行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部电影基本上重塑了“主旋律”这个概念,也让博纳影业开启了一个“主旋律浪潮”。 事实上,在《湄公河行动》之前博纳影业承制了多部献礼片,也拍过《智取威虎山》,但是《湄公河行动》的“逆袭”彻底带来了主旋律的泄闸口。 而紧接着博纳影业将《红海行动》送进了春节档,在“合家欢”属性极其明显的档期里,这部电影逆袭夺冠。两部“行动”加起来,票房超过了48亿。比票房更重要的,是博纳身上的“主旋律”标签立住了。 所以,今年国庆档主旋律能拉到如此多的观众入场,最应该感谢的是博纳。如果没有《湄公河行动》,观众会如何看到国庆“应景”主旋律电影?如果没有《红海行动》,观众如何去期待一部“主旋律大片”? 博纳对于主旋律电影的“打通”,是过去四年最不应该被忽视的“成绩”。但今年,博纳影业也迎来了真正的考验。 三部献礼片在购票平台上的评分均破9分,豆瓣也在“最后阶段”开分。在三部献礼片当中,《中国机长》处于“中间位”,且短期内看不到可以逆袭的“源动力”。这样的局面,是过去的博纳影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不过在这三部献礼片中,《中国机长》是最为不同的。这部电影其实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片”,主旋律不再是最大的精神标签。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灾难类型片”,某种程度上也超脱出了主旋律的范畴。既区别于《偶和偶的祖国》也区别于《湄公河行动》。 它的主体从“军”到“民”,它的职责从“国”到“人”。在暑期档上映的《烈火英雄》其实也同样如此,聚焦于职业化的消防员让这部电影有了特殊的意义。博纳“中国骄傲”三部曲一头一尾,对准的恰恰是消防员和机长这样的“职业群体”,显然这是博纳影业未来的方向。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导演一直强调的是“还原”。除了1:1模拟真机还原机舱,其实还尽可能还原了整个民航系统的工作生态。这对于电影来说,是一种新的“使命感”。但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新的认知探索。对于理解民航,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也是从主旋律电影到“行业片”,博纳影业最肉眼可见的成长。
2
拐点
猎奇感。 首先,主旋律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但因为此前中国电影市场长期对“主旋律”概念扭曲,所以主旋律在这两年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类型产物”。 从过年2016年《湄公河行动》开始算起,这四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大量所谓主旋律电影进入市场。无论是《厉害了,偶的国》还是《流浪地球》,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科幻片,都因为主旋律的主题被加上了“主旋律”的标签。 除了国庆档三部献礼片外,春节档《紧急救援》、《中国女排》某种程度上也是主旋律,而且在类型上又有不同程度的拓宽。 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爵迹》的时代,《湄公河行动》某种程度上贴合了时代命题,符合新一代观众对于民族自信的精神需求。由于技法差别,又能满足观众的猎奇感。所以,《湄公河行动》成功了。 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猎奇感都显得极其重要。但是经过了主旋律“密集上映”后,观众对于主旋律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疲劳也会越来越重。 所以,《烈火英雄》和《中国机长》某种程度上让博纳影业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上。“行业片”意味着有着更广大的市场空间,无论是题材还是类型都是一片“蓝海”,但行业片某种程度上就和这四年“主旋律”开始分离。观众必然会回到电影的维度里,去审视所谓的“专业度”和“兴趣度”。这两点,其实在《中国机长》身上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专业性”的平衡,是《中国机长》最大的考验。一方面要尽可能还原,一方面又要戏剧设定。观众显然懂得其中的矛盾,但懂得未必理解,理解未必宽容,宽容未必鼓励。而对于一个明知道故事结局而拍摄手法又在前期过于暴露的航空题材灾难片,电影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点。但是单就题材和故事本身,很多普通观众在多种观影选择上,对于《中国机长》的选择就会变得慎重很多。 这也是抛开对手《偶和偶的祖国》这样的“外部原因”,《中国机长》难以逆袭的“内在问题”。 从整个电影来说,《中国机长》毫无疑问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国产类型片。但是如何平衡现实事件和艺术加工,依然是一个十足沉重的课题。将34分钟的现实迫降改编成了111分钟的“航空灾难主旋律”,在所谓悬念设置上显然还有非常大提升的空间。 这必然会给博纳影业留下更多的思考,所以如今《中国机长》面临的“夹层”局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3
不是遗憾也是“遗憾”
袁泉。 从整个电影的风评来说,袁泉是整个《中国机长》整体风评最高的演员。甚至高于“机长”张涵予,原因就在于袁泉“稳”。 但除了演技上的夸赞,袁泉作为一个演员其实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机长》整个剧情结构里,袁泉是一个“纽带”。一方面连接驾驶舱,一方面连接客舱。在担心驾驶舱里机长安危的同时必须用专业性给予客舱“安慰”。 从戏份上来说,这个重要性似乎并不亚于机长。毕竟整个电影的戏剧冲突点,除了人与“天”斗,就在于人与“人”斗。人在危难之际,人性最本能的恐惧和职业属性的矛盾冲突,在小偶和大偶之间的挣扎徘徊都是整个电影的核心。 戏里的袁泉,用“请相信大家的专业”稳住了客舱。戏外的袁泉,用“稳”征服了观众。 其实这两年,电影行业一直在探讨女性角色的“缺失”。尤其是主旋律兴起后,女性角色在整个电影中的戏份被弱化。而袁泉所饰演的毕男,成为了这两年在同类电影中为数不多立得住的女性角色。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说,这个角色本身补足了同类电影的“遗憾”。但是在整个宣传周期里,截至目前围绕袁泉这一女性角色的宣传点依然太少了,这是目前《中国机长》身上最大的遗憾。今年,对于电影市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人”。整个观影人次的颓靡和受众结构的固化,导致了今年整个电影市场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在主旋律电影中极具冲击力的女性角色,或许能够激活少量观众。国庆档刚刚开始,对于《中国机长》来说显然还有机会。努力撬动更深层次的观众,或许是留给《中国机长》最后的机会。 在主打“男性向”的宣传里,电影和电影之间的优势无疑互相“削弱”。究竟是去看张涵予+欧豪“开飞机”还是吴京+张译“登山”,那么本质上就让观众到了一种“兴趣选择”上来。但袁泉作为电影中最大的闪光点之一,显然有很大的空间来吸引观众入场。 今年,国庆档打出了春节档的“精彩”。而在这种精彩背后,留给每一部电影的思考都很多。2016年,用《湄公河行动》开始“逆流而上”的博纳,显然更应该去思考,从而撕开下一个“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