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秦人发展历程中,西垂是其重要的肇基之地和早期秦文化的摇篮。对于西垂的地理范围,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在陕西西部一带,另一种则认为在甘肃东南部。形成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原王朝版图的变化和各种势力进退消长。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甘肃东南部作为西垂的论断越来越得到认可。
一、嬴秦先祖保西垂商代嬴秦先祖中潏就已经在西垂,《史记·秦本纪》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戎王申侯曾谏孝王曰:“昔偶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西戎首领申侯提到其祖先郦山戎之女,嫁给戎胥轩为妻,因为是亲戚,中潏归附周朝。商代西垂,指陕西西部到甘肃东部一带。这是由商朝的统治范围决定的,与周代西垂的范围有一定区别。申侯所言说明商周之际,嬴秦势力已经到达了西垂。同时,也反映出嬴秦早期与群戎共处的事实。
自中潏以后,嬴秦先祖有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非子等7代人在西垂艰苦创业。经几代人不断开拓,嬴秦势力已经深入天水地区。大骆、非子所居西垂,实际上是指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地区。
二、非子受封秦邑非子擅长养马,“有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将其告诉周孝王,周孝王想让他在汧渭之间养马,“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孝王援引嬴氏先祖伯翳为舜牧马故事,对非子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史记·秦本纪》)周孝王封非子于秦邑,使其复延续嬴氏祀,号曰秦嬴。非子受封的秦邑,就在天水张川县境内。自此,嬴秦便正式拥有了西垂之地,真正意义上的秦人也就此开始形成。
张家川牧场
三、秦庄公获封西垂大夫秦非子传二代至秦仲。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周,灭大骆一族。周宣王即位后,封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被西戎所杀。后来周宣王命秦仲子庄公兄弟五人合力伐戎,击破西戎。“於是复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史记·秦本纪》)。秦庄公被册封为西垂大夫,并恢复了犬丘故地。
天水放马滩秦简
可见,西垂是嬴秦先祖重要的活动范围。从中潏保西垂,到非子受封秦邑,再到庄公获封西垂大夫,秦人的活动无不与西垂有关。《水经注》卷二十《漾水》云:“西汉水又西南,合杨廉川水,水出西谷,众川泻流,合成一川。东南流,径西县故城北。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与其先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亦西垂宫也。”(郦道元《水经注》)
四、西垂的核心区域在天水西县,秦在西犬丘所设,属陇西郡。《后汉书·郡国志》云:“西,故属陇西,有嶓冢山,西汉水。”这里明确指出西县在嶓冢山和西汉水流域。《读史方舆纪要》:“西城在秦州西南百二十里,即所谓西犬丘也,非子始居此,后庄公复居焉。秦置西县,两汉因之,地属陇西郡。”(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又《括地志》云:“西县故城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这些资料都指出西县即西犬丘,在上邽县(天水市秦州区)西南90里,即天水地区西南的礼县一带。
王国维先生认为:“犬丘、西垂本一地,自庄公居犬丘号西垂大夫,后人因名西犬丘为西垂耳”(《秦都邑考》,载《观堂集林》卷一二)已知西犬丘即西县,在今天水地区西南一带,可以确认西垂宫也在此处,两者均在天水地区的礼县。
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金饰片
《史记·封禅书》记:“秦襄公既侯,居西垂。”前776年,秦襄公迁都汧邑(陕西陇县),薨后仍葬于故地西垂。《史记·秦本纪》:“秦文公元年(前765年),居西垂宫。”“五十年(前716年),文公卒,葬西山。”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秦公墓发掘,早期秦文化的面貌逐渐被揭开。经考证其中两座秦公大墓为秦襄公或秦文公夫妇陵墓,证实了《史记·秦本纪》所记秦襄公和秦文公归葬西垂的事实,也证明了大堡子山一带就是秦之西山。又据秦襄公和秦文公居西垂宫可知,秦之西垂宫当距此不远,所以,礼县大堡子山一带当是秦西垂陵园,天水地区当属秦西垂无疑。
甘肃天水放马滩地图
五、秦人与西垂名山朱圉山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了天水地区是秦人西垂,其西南部的礼县一带是秦人西犬丘和西垂陵园之所在。礼县以北便是西垂名山朱圉山,《尚书·禹贡》:“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这是对朱圉山最早的记载。朱圉山横亘于甘谷县西南,山峦叠嶂,绵延几十里,是甘谷的生态屏障和战略要地。
朱圉山张口石
朱圉山流传着“禹奠朱圉”的传说,《尚书·禹贡》:“禹敷水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据传大禹治水路过甘谷,曾在朱圉峰前祭奠朱圉。这个传说流传千百年,至今朱圉山主峰仍刻有“禹奠朱圉”四个大字。这个故事反映出早期华夏先民来此择地而居、繁衍生息的事实,也说明甘谷远古时代就有华夏先民居住于此。
禹奠朱圉
西周时期,秦人西迁于此。清华简《系年》篇记载,成王“西迁商盍(葢)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这里的邾即是邾圄,朱圉,指甘谷县西南的朱圉山。这里的朱圉主要是指磐安镇一带。磐安镇西南就是著名的毛家坪秦文化遗址。1983年考古队在此发掘了以绳纹灰陶为代表的“A组遗存”被证实是早期秦文化遗存。2013年甘肃省考古所、西北大学等五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毛家坪发掘了153座墓葬,出土1000多件文物,进一步揭示了早期秦文化的面貌。毛家坪遗址被评为2014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甘谷毛家坪遗址
毛家坪遗址证明了天水地区秦早期文化在西周时期就开始形成,也充分证明了天水地区作为秦西垂的可靠性。早期秦人在天水地区与西戎共处,艰苦创业,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秦早期文化。因此,天水地区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
文史君言:早期嬴秦先祖在西垂天水扎根创业,在这片土地上为周王室牧马,保西垂,与西戎共处。正是由于这样的生存环境,锻就了秦人尚武粗狂的民族性格,形成了质朴大气的秦文化。所以,天水地区是早期秦人的根据地,是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反观秦朝历史,或许在它的源头,能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2017年版。
顾宝田:《尚书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冀城晨光)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