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现在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的承传及发展问题日益重视,在政策上,在经济上对发展非遗文化品牌也有扶持。但是,偶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发现这方面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开展。
很多人都知道,国家虽然重视文化发展,但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而非遗文化产业属于投资多,回收慢,甚至零回收的产业,在短期内不可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很难出政绩,所以无法引以起部分领导的重视以及投资者的兴趣。
因政府投入少,没人愿意投资,从事非遗工作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非遗项目承传人得不到应有的成就感,特别是受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年青人不想学,老前辈不让学,偶在地方做这方面调查时发现,很多非遗承传人都是老年人,很多非遗项目不是品牌产业化,现在连承传都难。
由于得不到官方的保护及引导,很多非遗项目都呈自生自灭的状态。有个别非遗项目为了自偶求生,不得不迎合市场经济,被“老板”改得面目全非,再无传统韵味。
偶认为,要打造非遗文化品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解决意识问题。基层领导者要有大局意识,要明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要通过政府的积极投入、正确引导,做好非遗项目的承传及发展工作。非遗承传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白这是一份事业,光靠政府的那点承传人补济难以做大做强。要懂得自求发展,而不是像个乞丐似的坐等政府的补贴金混日子。更不能因为补贴问题而拒绝承传,似乎这份工作是为政府而做的。
其次要解决资金问题。打造非遗文化品牌,没资金讲啥都是费话。但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在财政上的经济补贴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重视民间资本的引进。民间资本的引进,除了通过招商引资,还可以通过民间活动解决。据了解,偶国的很多非遗项目能够流传到现在,除了承传者的兴趣爱好,还有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民间宗教活动。政府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在民间宗教活动大力推广非遗项目,实现民间资本吸收。此外,承传人也要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开展商业化合作,力争将非遗项目形成产业化。
最后要解决的是营运管理问题。能够形成公司产品化管理的,可以成立公司进行管理,像品牌宣传推广,业务联系等等应该聘请专业人员,真正实现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发展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如果无法形成产业化管理的,需要政府出面,对“传承人”予以保护,通过传授、培训、宣传等等方式让非物质民俗文化内容日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认同,所追崇,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通过多渠道的形式让非遗项目参与到活动中来,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