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铎(1904—1983),湖南省益阳市人。
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派苏联学习,在苏联空军服役28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曾荣苏联卫国战争等多枚勋章。
1953年4月回国,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主任、中共系党委书记,参与学院创建工作。主持建成兼顾教学与科研、可承受飞机强度和起落架冲击实验的教学大楼和27个教研室,创建飞机发动机、航空军械设计、航空无线电、航空仪表、航空气象、飞机场建筑6个专业,为空军的建设做出贡献。
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后曾任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李聚奎(1904—1995),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大队长,第9师师长,红1军团第1师师长,红4方面军第31军参谋长。
参加过平江起义、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在反“围剿”中屡立战功,长征中在抢渡乌江、强渡大渡河等战斗中,建立奇功,名震全军。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1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
开辟太岳抗日根据地,开展伏击战、麻雀战、冷枪战、地雷战,在围困沁源作战中,处于绝境的敌军被迫撤走。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4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
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东北民主联军的夏季、秋季攻势作战等战斗战役,为平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石油工业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邓克明(1906—198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8军4师3团副营长、营长,4师12团团长,延安抗大第2期区队长等职。参加过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营长、独立团团长,东进挺进纵队参谋长,教导第4旅旅长兼湖西军区司令员等职。
在鲁苏边区微山湖以西地区开辟根据地,运用游击战术,开展“反日寇万人大扫荡”斗争,歼灭日伪军团500余人,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吉东军分区司令员兼25旅旅长、警备2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6师师长,第4野战军43军156师师长,南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参加过平型关战斗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和剿匪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南垦殖局副局长,江西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镇武,1945年8月25日生,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
曾任驻香港部队首任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副总参谋长等职。上将军衔。
李作成,1953年10月生,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
曾任第41集团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成都军区司令员,陆军司令员等职,现任军委委员等职,上将军衔。
还有哪些益阳名人请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