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虎扑
对此,回帖的网友也主要有两派,大多数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基本的礼貌问题,老板说的很中肯因为聊天的时候看到「嗯」、「哦」、「呵呵」这几个字就能瞬间浇灭聊天热情,而且老板还愿意传授这些工作经验,只是心里恨铁不成钢,网友闹脾气离职就更不应该了。当然也有一部分认为微信聊天本质上只是用来传达意思,「嗯」不就是表示收到了的意思么?更应该看重工作内容而不是聊天形式。
不过不管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现代人交流起来越来越「累」,按下「发送」键之前需要考虑的东西越来越多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
像是去年7月有外媒就报道说在中国,发微信语音是身份的象征。
诚然,对于经常发微信语音的人来说,传达意思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这的确很省事。但对于接受消息的人来说则需要花比阅读文字更多的时间去听上一整段语音,而且因为语音不能直观显示说话内容,无法在有事的时候及时接听并从外观上确定每段语音的重要性就算了,若是漏听了其中重要的细节还需要倒回去重听,费时费力。
此外,发送语音由于说话本身更具即时性,就会经常导致由于考虑不够充分而说出一些胡话,祸从口出。而打字则能让人相对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来注意语句背后的措辞、语气,显然这对于沟通双方来说都更加尊重。
因此那篇报道称,微信语音几乎总是被用在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比如老板向下属传达指令时。
而其实无论发微信语音是否招人厌恶抑或在微信上回复「嗯」礼不礼貌,说到底背后都是因为当在微信上的社交越来越多,相应的一套社交礼仪正在磨合并随之建立起来的过程。
当「呵呵」不再是微笑,而「微笑」已经变成嘲讽时;当「哈哈」已经不足以表达愉悦,需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者更多才能让接受消息的人感受到高兴之情时……人们正在通过一次次的网络社交实践为网络社交本身探索共同的规则。
当然,网络社交礼仪的建立及遵守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累,不过从更深层看,这种累似乎更多地是源于现代人对于自己个人修养、道德要求的提升。
要想聊天轻松就发几十条语音,面对别人的问题回个「哦」、「嗯」也能轻松应付,但问题是这谁不会呢?拥有同理心、有礼貌、不冒犯别人这些品质才会让大家在发每条消息之前考虑清楚,不让对方感到为难,因此也才会感到累。
像是前段时间CHERRY中国官方微博儿童节活动上微博热搜的事,其实压根也不用上升到女权的高度。除非这件事本意就是为了恶意博关注,不然作为官方微博,这种冲动地用纯个人的好恶代表官方的立场并挑起事端的回应方式显然会冒犯到一些用户群体不说,更是完全不符合官微的形象。
对此,极客君只想说,在手机屏幕前考虑再三,踌躇不已,码了字又删,删了再码的你比起那位只顾个人的一时意气,为所欲为的官博运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