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常常建立在内部质量有缺陷的代码之上,因此比理想情况下更难修改和扩展系统。技术负债是WardCunningham提出的一个比喻,形容这个问题就像金融债务一样,添加新功能时,需要付出的额外努力就好像债务利息。
假设偶的代码库中有一个混乱的模块结构。此时,偶需要添加一个新功能。如果这个模块结构清晰,那么偶只需要4天时间就可以添加好这个功能,但是如今这个模块的结构很混乱,所以偶需要6天时间。多出来的这两天就是债务利息。
关于债务的这个比喻最吸引偶的地方在于,它让偶思考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假设偶可能需要5天时间来清理这个模块化的结构,改好不健全的功能,这就相当于支付本金。如果只有这个功能需要用到这个模块,那么就得不偿失,因为偶总共需要9天时间,如果偶继续容忍这个模块的话只需要6天。然而,如果有两个相似的功能都用到了这个模块,那么偶肯定会首先改好这个模块来加快速度。
如此说来,听起来这是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凡是有电子表格的经理都应该能够做出很好的选择。遗憾的是,大家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大家的生产力,因此这些成本都无法客观地衡量。大家可以估算完成一个功能需要多长时间,大家需要估算做新功能的时间(在改好模块后的情况下),以及改好这个模块的时间。然而,大家的估算的准确性非常低。
鉴于此,通常大家的做法是:背负着负债继续做新功能,并逐步支付本金。在做第一个功能的时候,偶会花额外的几天时间来修复一些不健全的功能。这可以将未来的利息降低到一天。虽然这之后大家仍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但是这些代码附带的负债会降低。这种逐步改进的好处在于,如果大家频繁地改动某个有待修改的负债,那么就证明这些代码正是最需要被清理的区域。
这种用支付利息代替支付本金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决定优先解决哪个负债。假设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代码库,修改这个代码库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如果偶没有必要动这个代码库,那就不是个问题。只有当偶用到这部分软件时,才需要支付利息(这是这个比喻与金融上的负债不同的地方,因为金融的利息支付是由时间决定的)。因此,大家可以不必理会那些稳定的负债。相比之下,活跃度非常高的区域需要非常及时地修改,大家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因为这部分债务的利息非常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开发人员往往只知道一味地更改代码,却不关注内部质量的时候,这些负债将不可避免地积累起来——代码变更越多,风险就越大。
有时,这种债务的比喻也可以判断是否应该忽略内部质量。关键在于大家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才能阻止负债的积累。如果有些新功能非常迫切,那么也许大家不得不继续背负债务,只有等到将来再来处理这笔负债。
然而,大多数时候大家的这种分析做得都不好。另一方面,技术负债的影响非常快,会迅速拖慢新功能开发的速度。不断积累负债的团队最终都会被自己的债务搞得一塌糊涂,大幅延迟交付,所以还不如趁早努力提高内部的质量。这个比喻往往会让人误解,因为这种发展趋势与金融贷款并不完全相同。
人们经常会争论是否应该将不同种类的质量问题视为债务。偶觉得大家应该考虑这些债务是有意造成的,还是一时不小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