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作假说明了什么问题?
近年科技或互联网企业数据造假,多在用户量、订单量、日活月活、同比增长等方面。归结最后就两个指标,用户量和营收及相应的增长速度。
数据造假意味着市场反馈并没有达到预期,这个未达到不是一点点,是可能远远低于市场或投资人预期。于是为了续命,营收不够ppt来凑。
2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行业可能会消失?
共享充电宝行业实际是借着共享单车的东风火起来的,2017年由于摩拜和ofo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共享单车市场份额,外加一众“七彩虹”单车搅局,很多晚入局者已经无法从共享单车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于是各种“共享”出现了,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衣服,甚至厦门一家公司还推出了共享“女友”,着实让人不敢认同。
这里面很多入局者可能根本没搞明白什么是共享,只是想借着风口火一把,如果顺便能套路一把投资人就更好了。
2018年共享经济遭遇寒流,摩拜被卖,ofo资金链断裂,共享汽车押金出现问题,一系列危机都在一个时间内集中出现,很多企业倒闭破产。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一点:没钱了,企业的现金流枯竭。
而现金流是一家企业的生命线,你可以不盈利,但是不能没有现金流,参考京东,连续十年亏损连创新高,为什么没有倒闭?因为有持续的现金流注入。
共享充电宝的收入主要来自客户的充电短期租赁服务,一般0.5-1元/小时,相对共享单车成本,这个租赁单价还是不错的,如果只考虑充电宝的成本仅仅30-60个小时即可回本。其次是充电宝销售业务(部分用户因为未及时归还,超高的租赁费用转为直接把充电宝买下)。
那么在什么场景下,客户才会考虑租用充电宝?理想情况下客户手机正好没电,而共享充电宝企业刚好在合适的地方提供租赁服务,如此就需要庞大的线下渠道。而线下拓展和维护,对企业而言是不小的压力。相对而言,充电宝本身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记。这些运维成本需要靠资本输血才能持续进行,否则单靠每人次1-2元的收入根本不可能覆盖。
而且实际上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刚需,更多起到一种应急作用,用户有很多方式能够解决充电需求,共享充电宝并不是在用户的使用场景中唯一的解决方案。而且,移动充电宝本身的成本并不高,在共享充电宝出现之前,在用户中的普及率就已经很高了。所以共享充电宝使用人群和使用频次并没有共享充电宝企业所宣称的那么高,因此其现金收入相对投入是不成正比例的。
另外,虽然现在电池技术还没达到超长待机时间,但未来技术的发展可能让手机待机时间变成几天甚至是一周。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个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只是一个过渡性产品,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整个行业会消失。
偶是心喜欢生,共享观点和价值,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