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如有关于考研方面的疑问,可咨询微信:xiaozhushou_123】
读研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从事科研,将来做学术;2.拿一个高文凭,找一份好工作。
无论你是出于哪种目的,偶觉得都需要去一个名校。做科研,自然名校的氛围更好,更容易出成果;找工作呢,有了名校的光环,机会更多,去大厂的可能性更大。而去名校,如果可以,最好去top2。
可能很多人说,top2很难去,不现实。
一般情况的一般专业,确实如此!
但有没有捡漏的机会呢,或者说top2里有没有相对容易考的呢?答案是肯定,至少计算机考研存在这样的机会。
偶从P大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北大招收计算机硕士的学院,一共有4个,他们在招生名额,导师分配,硕士类型等多方面略有差别,下面一一给大家简单介绍。
(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19年,信科一共计划招生104人,其中82人推免(实际招83人,名单已出),统考名额22人。统考名额中,还得减去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这些专业所占的名额,所以留给计算机的名额并不多,比往年都要少。
那么,2018年的数据是怎样的?
去年,信科一共计划招生250人,其中195人推免,统考名额55人(除去强军计划和港澳台学生,实际招生66人,其中计算机39人)。
按照去年的数据,大家来估算一下今年的情况!
那假如按照60%(信科统考名额中计算机专业占比)的比例来算,并且假设计划招生与实际招生的比例为1:1.2,那么分配给19年的计算机名额也只有22*60%*1.2=15.84,四舍五入,16人,这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大家发现不光是统考名额降了(55降到22),推免名额也降了(195降到82),均将至不足原来的一半。
这确实是真实的情况,偶在校内也听到这种消息——老师的招生名额很紧!
除以之外,以后信科只有博士和专硕,没有学硕,这一点大家也需要注意!(但是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实施)
因此,报考信科,慎重选择!
(二)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今年计划招生496人(全日制),其中计算机技术(包含嵌入式,经济类,cat)和软件工程一共432人,减去推免的114人,统考名额有318个,大部分都分配给计算机技术专业了,这一点和往年不同,往年计算机和软工的名额大致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318个名额包含了非计算机软件类的几个专业。不过,即便如此,计算机软件大类的名额,按照惯例,也还剩200个左右,是信科的10倍了。看到这里,偶估计很多人都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由于软微的名额比较多,偶就不和去年数据作一个仔细的对比,也不去考虑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的区别了!
除了名额多,软微的专业课867也比信科801要简单。
因为名额多,软微的导师每届带的学生人数,平均5个左右。而其他学院的导师呢,每年2个,一个硕士,一个博士。
考虑到招生名额和专业课难度,软微应该是相对容易一些!
(三)深圳研究生院
2019年深研院招生
深研院今年计划统考名额93人,其中信息工程学院(深研院的计算机)有统考名额85-57=28个,去年的情况是85-52=32个。
往年很多时候,由于报考信工的人很少,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14、15、16这三年过复试全录,17年过线9人刷2人,18年过线全录。由此看,只要过了复试线,几乎都能录取,招不满的时候,还会从信科调剂学生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信工的专业课和信科一样,考的是801,比软微难。
(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2019年叉院招生
今年叉院计算机招生29人,统考4个名额,异常激烈。
叉院是17年开始招生的,今年是第三届了。刚开始招生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过线就录了。现在应该是回归到正常水平了,难度比信科还高;这是自然的,叉院都是牛导,导师都是信科、数院、计算所、大数据那边的大牛。
这里总共介绍了北大四个招收计算机硕士的学院,他们都有统考名额,都可以报考。其实对于推免的,还可以考虑去计算所和大数据研究院,不过他们的名额都是挂靠在其他学院,比如计算所的名额在信科,大数据的名额在叉院,对应关系按实际情况而变。
那么这些学院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校区不一样。信科和叉院在燕园校区(北京海淀),软微在大兴校区,信工在深圳。对于北大大家庭的氛围,自然只有在燕园校区才能感受得更为真切;而大兴校区离燕园有1个小时车程,每日有一班校车往返;在深圳的可能就得偏安一隅了。
其次,考试难度不一样,信科、叉院和信工,初试的专业课是801,而软微是867,前者比后者要难。
最后,学硕专硕之分。软微主要招收的专硕,其他三个学院是学硕。学硕和专硕带来的影响,可能在学费和补贴上的区别,要甚于做学术和做工程的区别。学硕学费少、补贴多,而专硕刚好相反。而做学术还是做工程,主要是依导师而定,和报考的类型关系不大。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偏好,选择不同的学院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