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数据扫黄肯定有框架结构的,不是执法人员从数据中一点点找。这个框架是基于“移动支付(微信,某支付宝等)”和“通行大数据”至于说卫星定位数据,这个偶觉得未必会用。但是区域定位是有可能的!还有就是网络的网关数。
模型应该是这样,某些人符合以下条件就涉嫌“涉黄”,比如在夜晚经常支付598元,698元,甚至几万等,经常消费时间是夜晚。这时候另一通行数据启动,看这些人出入哪些场所,比如经常去足浴,洗浴中心,KTV等。系统会提示这些人可能涉黄。
再比如某些区域已经是小型足浴,按摩聚集地,而某些人不住附近,但是总是出现在这片区域。那么这片区域以定为是,涉嫌区域。那么视频数据就可能提示系统这些人要值得“注意”了。
比如某人在家上网,“翻墙”看被标记的网站,然后有下载过程,还有把下载数据传输的过程。那么系统提示这人可能“涉黄”。
但是大数据扫黄,编写程序只是辅助更加精准锁定嫌疑人,最后还是要到法律程序。大数据“扫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现在无处不在的网络数据能力,尽量让大家少涉黄!
应该说大数据扫黄的目的,其实是让大家畏惧“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