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前,广度+深度
工作前又可以拆分为广度+深度。
所谓从广度上提高知识体系,就是指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广泛的接触计算机领域的内容,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打基础,偶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数学+五大专业课+N门编程语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被看作是工科和理科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对计算机而言亦是如此,不论是从逻辑思维上提高计算机能力还是从既定的数学知识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数学都是极为重要的。
而五大专业课,通常来讲,就是大家常说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
《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是计算机软件这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思维的先行课。书中关于二叉树、图、排序、选择、存储等的算法不论是以后从事计算机领域的哪一个方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大数据方向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场景,就是从亿级用户中找到最典型的那个值,比如一个最大的数。那么就可能是经过分布式服务器的部署后,采用推排序算法来取目标值,当然这里借助Java或Python等语言来实现。如果没有《数据结构》,所有的编程将会“黯然失色”。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是讲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与内部存储等方面的学科。学好这两门课程,将对计算机工作的底层原理理解的很透彻,对后期编程过程中存储优化、节省内存等方面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顾名思义描述计算机中有关网络的概念和应用。尤其是要学好书中的关于TCP、UDP等部分的描述。在后期海量数据处理过程的时候,不同服务器的之间数据的传输、调配以及网络模型的优化都需要这部分知识。同时也是提高计算机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科。
《编译原理》相比较而言,应该是这几门专业课里面最难的一门了。里面的关于文法、自动机等部分的内容虽难以理解,但如果学好了,会对代码的编译过程等十分清楚,也是打底子的一门课程。
N门编程语言指的是,大学期间尽可能接触多们编程语言。其实计算机类的编程语语言,道理都是互通的,学好一门再学别的编程语言就非常快了。当你接触的语言多了,理解也更深了,也就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并不断发展提高知识体系。
为什么说工作前还有可能通过深度层面提高自己的知识体系呢?说的是研究生期间认准某一个领域纵向发展,不断提高自己在本领域的专业度,纵向提高知识体系。
工作后,深度+广度
工作后提高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体系,偶认为又可以从深度+广度来说。
其中,深度上来说,是指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做的是计算机领域的某一个方向。或是后端、或是前端亦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这其中任一方向都具有极深的知识结构,需要自己在三到五年内沿着自己的方向努力钻研,同样加强自己的专业度,纵向提高计算机知识体系。
又说广度是因为,工作三到五年后,自己在计算机的某一领域做的已经比较熟练,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稍微横向发展,选择别的方向扩展一下,扩大自己的圈子,拓展事业渠道。
综上所述,就是偶对于如何提高计算机知识体系的看法。同时,偶最近正在持续分享关于python的一系列知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小编相互交流一下哈!